不断上涨的电影票价,在今年开始纷纷降价。九派财经记者查询猫眼电影专业版发现,截至7月23日,今年暑假档平均电影票价为39元,同比去年降低1.9元,降幅为4.65%。
(2025年、2024年暑期档电影平均票价)
而在此前,国内电影票价曾多年上涨,2024年,我国电影票全年平均票价为42.1元,相比于2020年涨价5元/张,“电影票太贵”相关话题多次引发讨论。高昂的单价也未能促进营收,2024年,我国电影总票房同比下滑23%至425亿元,跌落至十年前水平。
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,2025年初以来,多家片方主动下调了影片的发行结算价,即最低售票价格,如《“骗骗”喜欢你》等片将结算价降至最低19.9元。资深从业者、电影温特自媒体创始人温特告诉九派财经记者,今年暑期档,国产影片也纷纷将A档一线城市结算价从去年的40元调低至35元,将C档四线城市结算价从35元降低至25元。
不过,发行价调低未能明显刺激到暑期档票房提升。截至7月23日,目前暑期最大爆款《长安的荔枝》的预测内地总票房仅有7.43亿元,甚至未能超过10亿;而往年暑期档爆款《抓娃娃》《消失的她》的票房均超过30亿元。
面对暑期档票房未达预期的走势,电影行业正开启“100亿保卫战”。温特告诉九派财经记者,目前暑期档票房已经超过40亿元,但整体不大乐观,能否达到百亿还有悬念,接下来还要看未上映的《南京照相馆》《东极岛》票房情况如何。
一位电影从业者告诉九派财经记者,虽然暑期档电影片方建议的最低售价降低了10元左右,但影院的降价意愿较低,实际上的平均票价只降了不到2元,消费者感受到的降价幅度不高,对电影票的普遍感受还是较贵,很难刺激到部分观众走入影院。
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,2025年至今,全国万达影投的平均票价为50.3元,星轶影城为51元,CGV为53.9元;一线城市中,上海、北京的平均票价分别高达57.4元、56.4元。另据灯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,有73%的观众则认为50元以上的票价“太贵”。
据央视电影频道数据,2024年我国电影票平均票价虽低于法国的57.9元人民币/张、美国的78元人民币/张,但单张票价占我国人均月收入的比例达到1.05%,远高于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印度等国0.3%左右的票价收入比。
(图源:央视电影频道)
一位影院经理告诉九派财经记者,影院不愿意降低票价,源于档期过于集中,供需失衡的问题。现在很多人只在春节档看电影,片方定的最低价也较高,比如《流浪地球2》将最低结算价为35–50元,春节档消费者对票价也不敏感,高价爆款推动了整体电影票价的上涨。
“但如今春节档以外,整体的上座率太低,除票价原因外,影片的质量和吸引力也是一大问题。”上述经理称,“2024年的数据是,全国影院超200天场均人次不足5人,意味着我们的收入都付不起房租水电人工成本,所以目前影院没办法,也不愿意降价太多。当然从长远看,我们也希望票价降低、高质量影片变多后,最终能促进大众日常多多走进影院。”
九派财经记者 夏雯琪
编辑 万珮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